网络素养面面观


2023-03-14

近年来,党委学生工作部创新方法手段,拓展内容形式,连续四年开展“青春正能量 闪亮E世界”网络文化季系列活动,积极推进“网络育人同心圆工程”,依托“京师学工”新媒体联盟200余家成员单位,实现校级、院级和学生社团新媒体三级联动,共同开创了具有京师特色的网络思政工作新局面。在新一届网络文化季即将开幕之际,党委学生工作部与新闻传播学院联合推出《共建网络安全 共享网络文明——网络安全专题微课》,通过大量贴近生活实际的案例,引导同学们学会利用网络资源,掌握更多网络技能,提高网络安全意识,积极推动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体系建设,为大学生网络安全保驾护航。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已经深刻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们的认知和行为模式。江苏卫视的《新相亲大会》节目中,就提到了很多男女朋友之间出现的一些矛盾,例如男朋友和女朋友之间微信是否要秒回?前女友关注了男孩的微博该怎么办?这就反映了我们在网络时代,如何管理我们的社交媒体的问题。天津卫视的《爱情保卫战》节目中,也讨论了男女朋友之间出现使用微信和社交媒体等方面的问题。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我们以前有视觉弱视,对事物的认识有着模糊的状态,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也有专家提出来,靠网络养大的孩子存在着情绪弱视,他们在线交流没有问题,但面对面的交流和对话就变得非常困难。在家庭生活中,我们也会看到孩子和父母在吃饭的时候,有的孩子更多的是边吃饭边玩手机,在忙于网络上的社交行为,但忽视或疏远了现实的与父母的交流互动,这对家庭关系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这也反映了21世纪非常重要的素养——媒介素养与网络素养。

本期,有请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方增泉老师为我们带来专家解读。

 

复盘

      本节课主要为大家介绍了网络素养概念的起源与发展,并详细说明了媒介与信息素养的全球框架与五大法则,从能力、视角、发展性过程三个方面阐释了媒介素养和网络素养是什么,提出了广大青少年朋友在提高网络素养方面的建议。希望大家通过本节课程的学习,可以再进一步明确网络素养的概念与相关知识。

 

思考

      1.网络素养的特点是什么?

      2.如何培养提高自己的网络素养?

 

资料延伸阅读

      1.《21世纪技能:为我们所生存的时代而学习》

该书是2011年10月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中译图书,作者是伯尼·特里林、查尔斯·菲德尔。这本书为读者为全球读者提供了个21世纪学习的框架,提出了生活于这一复杂而相互关联密切的21世纪必备的技能。21世纪的教育,不仅包括传统教育科目,如阅读、写作、算术等,更应注重适应现代社会的主题,如全球化意识、金融/经济、健康与环境保护素养等。一句话,21世纪的学校,应该教会学生运用21世纪技能,去理解和解决真实世界的各种挑战!

      2.《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

互联网是当代未成年人重要的学习、社交、娱乐工具,对其成长的重要影响日益显现。2018年起,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每年对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开展调查,并发布《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力求全面、客观地反映我国未成年网民的互联网使用特点和网上生活状态。

      3.《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的行动纲要》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对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作出安排部署。《行动纲要》指出,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是顺应数字时代要求,提升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战略任务,是实现从网络大国迈向网络强国的必由之路,也是弥合数字鸿沟、促进共同富裕的关键举措。要把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作为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工作,切实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协调和系统推进,促进全民共建共享数字化发展成果,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高效能治理、人民高品质生活、对外高水平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