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党委学生工作部创新方法手段,拓展内容形式,连续四年开展“青春正能量 闪亮E世界”网络文化季系列活动,积极推进“网络育人同心圆工程”,依托“京师学工”新媒体联盟200余家成员单位,实现校级、院级和学生社团新媒体三级联动,共同开创了具有京师特色的网络思政工作新局面。在新一届网络文化季即将开幕之际,党委学生工作部与新闻传播学院联合推出《共建网络安全 共享网络文明——网络安全专题微课》,通过大量贴近生活实际的案例,引导同学们学会利用网络资源,掌握更多网络技能,提高网络安全意识,积极推动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体系建设,为大学生网络安全保驾护航。
你喜欢玩游戏吗?也许你们答案各不相同,但其实我们每个人曾经都通过游戏而成长。在我们传统的认知中,“游戏”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娱乐消遣的方式,难登大雅之堂,而且往往与网络成瘾、成绩下降、玩物丧志等消极负面的印象联系在一起。的确,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乏青少年因为沉迷于网络游戏而影响课业成绩、身体健康的案例。然而,你是否思考过——游戏当真百害而无一利吗?
事实上,我们所生存的社会、所感知的艺术与游戏的联系密不可分。麦克卢汉曾认为:“作为大众艺术形式的游戏给一切人提供了充分参与社会生活的直接手段。”我们可以在游戏中成长、因游戏而成长。游戏,作为承载文化和价值观的一种媒介,对玩家造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看待与利用游戏。
从游戏成瘾到游戏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成功。这需要玩家、学者、业界人士等多方主体共同努力,从偏见的弥散到制度的规范等方面群策群力。
本期,有请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刘梦霏老师为我们带来专家解读。
复盘
本节从历史和汉字的角度解析中国文化对游戏的偏见是如何产生的。游戏其实能够承载严肃的文化内容,传递正向的价值观,对现实产生积极的影响。希望同学们能够打破对游戏的固有认识,掌握游戏素养的相关知识,有效利用游戏,激发游戏传递文化、教化育人的潜力。
思考
1.你认为游戏在娱乐之外还有什么功能?
2.中国历史与汉字如何体现了文化对游戏的偏见?
3.你是否有在游戏中成长的经历?谈谈那款游戏给你带来了哪些收获。
资料延伸阅读
社会教育x游戏素养:
1.通过众创开发活动,使游戏成为创造工具。
2.通过作品游戏的展览,增进公众认识。
3.建立游戏档案馆的公益组织,累积成果,推广正向价值。
“游戏的人”档案馆是国内最早,及唯一一个游戏档案馆。我们相信游戏是现在时代的数字文化遗产,因此而致力于成为中国游戏的种子库:“为过去记录,为当下创造,为未来保存中国游戏与中国游戏人的历史。”
游戏档案馆目前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会下的一个专门基金“游戏档案馆建设发展基金”支持,本馆的定位是行业基础设施,主要面向行业与监管部门、学界提供历史保存、创作与咨询的辅助服务;并通过与文博单位、美术馆与艺术馆等机构的合作与联动,增进大众的游戏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