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北京师范大学“喜迎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2022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工作的通知


2022-05-29

各学部、院系,各校级学生会组织、学生团体: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践育人的重要论述和北师大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在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和北师大建校120周年之际,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进一步引领我校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深刻了解国情、树立远大理想、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按照学校党委要求部署,结合疫情防控各项工作要求和我校工作实际,学校决定今年暑期面向全校学生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开展“喜迎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2022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实践原则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聚焦迎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和北京师范大学建校120周年为契机,以喜迎党的二十大、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国家“十四五”规划、学校120周年校庆和学校“强师工程”等为基础。通过学校统一设立的专题社会实践项目和学生申请组建的主题社会实践项目相结合的形式,开展本次暑期社会实践工作。鉴于疫情形势严峻复杂,夏季易发自然灾害等实际情况,鼓励开展线上“云支教”、“返家乡”社会实践等项目,共同筑牢安全底线。

  

  二、专题实践项目

  以下十二个专题实践项目分别由校团委、党委学生工作部和校内相关职能部门、学部院系牵头组建,学生无须组建团队,以个人身份自行报名,申请加入某个实践项目。专题实践项目由牵头部门负责项目的全流程管理、服务和指导,学生来源单位配合做好安全教育等相关工作。

  

  1.“寻访西北联大,汲取奋进力量”校史沿革项目

  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是1902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百余年来,北京师范大学始终同中华民族争取独立、自由、民主、富强的进步事业同呼吸、共命运。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我校师生被迫西迁,参与组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下称西北联大)。西北联大,开拓了西北的高等教育,奠基了西北地区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地位和成就,更为今天西北地区和未来中国的教育、经济、社会、国防发展,养育人才,培育精神,涵育底气。西北联大以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成为20世纪我国高等教育精神传统的生动体现。

  本项目由校团委、历史学院联合组织实践,负责招募实践团队、组织行前培训、进行团队管理。拟派出实践团队前往兰州大学(甘肃兰州)、西北师范大学(甘肃兰州)、西北大学(陕西西安)、西北工业大学(陕西西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咸阳)等前身为西北联大的学校进行校史寻访,追忆西北联大的先驱者义无反顾开发祖国西北、发展西北地区高等教育的献身精神,汲取学校百廿校史中的奋进力量。

  预期成果:寻访手记、微纪录片、访谈记录等。

  注:具体实践方案及成员招募计划见附件。

  

  2.“红色师范,百廿长风”党史校史宣讲项目

  实践内容:为迎接我校120周年校庆,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师生的爱校情怀,本项目引导和鼓励实践队成员前往实践地学校、社区开展校史宣讲,通过挖掘校史、校歌、校训、校友中的红色元素、红色基因、红色精神等,探求校史细节、追溯师大记忆,聚焦“北师人故事”,讲好“北师大发展史”,传承百廿师大积淀的精神与理想信念。

  本项目由党委学生工作部牵头组织实践,负责招募实践团队、组织行前培训、进行团队管理。拟派出以“校史宣讲团”为代表的学生校史校情宣讲团队,将知识传递与价值引导相结合,努力做到用百年党史与红色校史感染人、教育人、激励人,用青春力量、青春声音、青春姿态辐射带动广大青年学生把爱党爱国爱校热情转化为实际行动,赓续红色师范基因,勇担时代使命,以实际行动献礼120周年校庆。

  预期成果:宣讲课件、主题新媒体作品等。

  注:该专题实践项目由党委学生工作部定向招募组建实践队。

  

  3.“教学相长”推介支持项目

  实践内容:本项目以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研修为重点,以“从教师需求出发,解决教师实际问题”为宗旨,从协同网络教研、创新教学研模式、解决实际问题和加深专业理解,四个方面架构暑期社会实践内容,重点聚焦学科教研和教学“理论、模式、方法、技术”四层面的理解与应用指导,助力乡村地区构建智能时代创新的教学和教研模式,提升乡村教师教学技能。

  本项目由党委学生工作部、党委统战部、教育学部联合组织,负责招募实践团队、组织行前培训、进行团队管理。实践队同学需在实践地深入了解各县区教师职业技能素养与教育教学水平状况、教师素养提升需求等情况,为教师服务提供优化建议。

  预期成果:优质教学资源包、总结报告、学员作业成果集、社会实践视频记录。

  注:具体实践方案及成员招募计划见附件1。

  

  4.“深耕厚植”基层调研项目

  实践内容:围绕以下三方面主题开展实践调研。

  (1)《如何促进中小农户生产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通过对脱贫攻坚巩固提升阶段的小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脱贫摘帽县小农户农业产业发展的实际状况、利益联结机制、产业转型升级等内容,以掌握脱贫县小农户农业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实际需求,并可分析影响小农户有机衔接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2)《全国部分脱贫摘帽县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及抗逆力调查》:

  通过对实践地四、八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实践地儿童青少年在情绪、自我、人际交往、社会适应、特别是耐挫性和复原力等方面的发展状况,以掌握“处境不利”儿童青少年的心理素质情况并可预测未来潜在风险因素。

  (3)《全国部分脱贫摘帽县中小学教师职业感受度调查》:

  通过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实践地中小学教师的工作状况、福利待遇保障、职业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等,以掌握实践地中小学教师的职业感受及职业需求并可分析影响教师队伍稳定性的关键因素。

  本项目由党委学生工作部牵头组织实践,面向全校学生进行招募。我校政府管理学院、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为实践队提供研究问题、调研问卷、基础数据收集信息表等材料,并提供行前调研方法培训,助力实践队在实践地围绕提供主题开展调查研究。

  预期成果:基础数据分析、调研报告等。

  注:具体实践方案及成员招募计划见附件2。

  

  5.“西部计划 筑梦青春”支教项目

  实践内容:2003年,团中央、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和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精神,联合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招募一定数量的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或在读研究生,到西部基层开展为期1-3年的志愿服务工作。至今,北师大研究生支教团已有23届,目前在新疆塔城、新疆库尔勒、贵州习水和河北雄县开展课程支教。北师大青年学子同支教地的孩子们相守相望,筑梦青春,努力为乡村振兴的时代伟业交予一份满意答卷。

  本项目由校团委牵头组织实践,负责招募实践团队、组织行前培训、进行团队管理,拟派出实践团队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线上为主)面向支教地中小学开展课程支教,并开展县域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调研工作。

  预期成果:支教日记、教案设计、调研报告、政策建议等。

  注:具体实践方案及成员招募计划另通知。

  

  6.“初心不渝 马兰花开”支教项目

  实践内容: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44位来自太行山深处的孩子用天籁之音演唱了希腊语奥林匹克会歌《奥林匹克颂》,感动了世界,也让全世界知道了一位默默耕耘十八载的音乐教育志愿者“马兰花童声合唱团”领队邓小岚。3月21日,邓小岚因突发脑溢血生命定格于79岁,被追授“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个人”称号。邓小岚生前最后的18年里,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投入在河北省阜平县马兰村的儿童音乐教育,深刻践行了“四有好老师”精神。

  本项目由校团委、学校基础教育发展管理部联合组织实践,招募实践团队,组织行前培训、进行团队管理。拟派出实践团队前往邓小岚生前支教的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马兰村马兰小学以及周边大岸底小学等其他学校开展“心连心 手牵手”活动,进行课程支教。了解“马兰花童声合唱团”练习与表演的经历和体会以及当地师生对今年马兰音乐节的期待。同时对阜平县红色教育资源进行摸底、整理,为未来打造中小学教育工作者红色教育基地做好前期准备。

  预期成果:支教日记、教案设计、人物传记、访谈记录、视频记录、调研报告等。

  注:具体实践方案及成员招募计划见附件3。

  

  7.“学习文秀精神,助力乡村振兴”支教项目

  实践内容:“七一勋章”获得者、“时代楷模”、我校优秀校友黄文秀同志生前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委宣传部干部。2016年她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回到家乡百色工作。2018年3月,黄文秀同志积极响应组织号召,到乐业县百坭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埋头苦干,带领88户418名贫困群众脱贫,全村贫困发生率下降20%以上。2019年6月17日凌晨,她在从百色返回乐业途中遭遇山洪不幸遇难,献出了年仅30岁的宝贵生命。黄文秀毕业后,扎根基层,勇担使命,为脱贫攻坚事业献出了自己宝贵的青春和生命,是学校全体师生学习的榜样。

  本项目由校团委、哲学学院联合组织实践,负责招募实践团队、组织行前培训、进行团队管理。拟派出实践团队前往黄文秀生前工作的广西省百色市乐业县部分学校开展课程支教和基层调研。

  预期成果:支教日记、教案设计、人物传记等。

  注:该专题实践项目由校团委、哲学学院定向招募组建实践队。

  

  8.“民族文化创新活化”调研项目

  实践内容:为响应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在中国为世界探索出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经验”,将遴选学生组成实践团队走进四个独具特色的民族地区,以“民族文化创新活化”为主题深入探究四种具有代表性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以新时代青年的视角提出新方案,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项目由党委学生工作部牵头组织实践,负责招募实践团队、组织行前培训、进行团队管理。

  预期成果:调研报告、摄影或视频作品、微信推送等。

  注:具体实践方案及成员招募计划见附件4。

  

  9.“青春力行”政务实践项目

  实践内容:为引导我校青年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推动学校实践育人工作,进一步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引导广大学生通过实习实践提升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主动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在实践中建功立业的意识和能力,助力学生增强就业竞争力,选拔学生前往基层开展政务实践。

  本项目由校团委、党委学生工作部联合组织实践,负责招募实践团队、组织行前培训、进行团队管理。选拔优秀学生参加北京市东城区、通州区、石景山区和江苏苏州等地的专项实习实践。

  预期成果:实习实践报告等。

  注:具体实践方案及成员招募计划另通知。

  

  10.“强师在线”高师基础教育支持乡村振兴公益平台调研项目

  实践内容: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重大战略,深入落实“强师工程——教师素质能力提升计划”,北京师范大学牵头高等师范院校基础教育工作研究会,结合《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文件精神,与字节跳动“大力教育”共同打造“强师在线”高师基础教育支持乡村振兴公益平台(以下简称“强师在线”平台),并落地“潭水源”教师社区。该平台面向全国832个脱贫摘帽县和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师公益开放,着力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教师的定向培养和精准培训,助力乡村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组织部分学生实践团队对首批开通“强师在线”平台区域专属账号的10个脱贫摘帽县调研“强师在线”平台使用情况和建设建议,充分了解县域教师线上培训工作需求和教师成长需求。对学校已初步建立对口帮扶关系的其他县域进行“强师在线”平台宣传和账号推广。

  本项目由校团委和学校基础教育发展管理部联合组织实践,基础教育发展管理部负责联系对接对口帮扶县域及管理的合作学校所在县域,为实践队同学提供相关条件保障。实践队同学需在实践地深入了解各县区教师职业技能素养与教育教学水平状况、教师素养提升需求等情况,为教师服务提供优化建议。

  预期成果:优质教学资源包、调研报告、总结报告、学员作业成果集、社会实践视频记录等。

  注:具体实践方案及成员招募计划见附件5。

  

  11.“青春筑梦 教育援青”支教项目

  实践内容:为贯彻落实教育部“教育援青”战略,北师大面向青海师范大学开展对口支援工作。该支教项目将组建1支支教类社会实践团队,在线上与青海师范大学的青年学子共同组成实践队,为基础教育相对薄弱的学校开展暑期短期支教,在与青海师大同学结下友谊的同时,也将成长成才的种子种在支教地学生的心中。

  本项目由校团委牵头组织实践,负责招募实践团队、组织行前培训、进行团队管理。

  预期成果:支教日记、教案设计等。

  注:具体实践方案及成员招募计划见附件6。

  

  12.京师学生全球视野周活动之全球胜任力暑期训练营

  实践内容:本次全球胜任力暑期训练营由依托我校建立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负责课程设计,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以下简称经合组织)提出的“全球胜任力”框架为理论指导,以国际组织“基于结果的管理(Results-Based Management, RBM)”和逻辑框架等项目管理策略及工具为核心内容,邀请多位国际组织的资深工作人员和青年人员共同授课和分享,以期增强学生对国际组织工作和全球发展议题的理解。

  训练营主要以讲座、授课结合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展开,采用中文教学。邀请多位国际组织工作人员、相关领域研究人员介绍国际组织实践及可持续发展目标相关议题。通过在国际组织工作的青年人员的分享,帮助学生了解各个国际组织的工作情况、申请流程和要求以及分享者的个人成长故事。也将邀请具备国际组织项目管理经验人员介绍国际组织项目管理策略及工具,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并对国际组织相关工作技能如公文写作、会议组织开展培训。后期将组织学生进行国际组织线下参观活动(视防疫要求而定)。

  本项目由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党委学生工作部、校团委联合组织实践,负责招募实践团队、组织行前培训、进行团队管理。

  预期成果:项目方案等。

  注:具体实践方案及成员招募计划见网址:https://youth.bnu.edu.cn/tzgg/130531.html

  

  三、主题实践行动

  在以下7项主题实践行动范围内,学生可跨专业、跨年级组队,形成某一个主题社会实践项目,在指导单位、指导教师的共同指导下,项目团队制定实践方案、提交立项申请。校-院两级共同做好对学生主题实践项目的全流程管理、服务和指导。

  1.“青春喜迎二十大”追寻总书记脚步寻访行动

  实践内容:2022年是党的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之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的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本行动鼓励实践团队将《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一书作为社会实践的行动指南和生动教材,沿着总书记的足迹到实践地进行深入调研,通过基层调研、咨询访谈、亲历体验、今昔对比等形式,展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体会“十三五”到“十四五”期间国家建设、社会发展、人民生活等领域发生的巨变,感悟“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的时代张力。重温感人场景,见证发展变化,感受家国情怀,激发壮志豪情,凝聚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磅礴力量,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预期成果:图文志、实践队手记、调研报告等。

  

  2.“铎声悠扬”乡村支教行动

  实践内容:依托我校教师教育特色和学科优势资源,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标准,引导我校学生跨年级、跨学科组建支教团队。实践队需在学校和归属学部院系的指导下与全国部分脱贫摘帽县和北师大对口帮扶地的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取得联系,结合当地教育教学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设计支教方案和课程,面向当地学生开展课程教学和学业辅导、特色夏令营、疫情防控健康知识普及、人文艺术教育、心理健康辅导、美育体育劳育等方面的支教活动。探索基于线下支教成果打造常态化“一起云支教”空中课堂,实现长期性的教育帮扶,提升支教活动的规范化和持续性。该乡村支教行动将围绕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学校“强师工程”整体部署开展,实践调研地点限定在全国832个脱贫摘帽县(名单以国家乡村振兴局官网公布信息为准http://nrra.gov.cn/art/2014/12/23/art_343_981.html

  本次支教行动优先支持在832个脱贫摘帽县中开设支教项目,以及前期有支教基础的团队立项,继续前往往次实践地开展实践。

  预期成果:支教日记、教案设计等。

  

  3.“榜样力量”校友寻访行动

  实践内容:为迎接我校120周年校庆,加强校友与母校的双向互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在社会实践中培养我校师生的爱校情怀,本行动引导和鼓励我校学生主动与在脱贫摘帽县工作的优秀校友取得联系。以访谈、座谈、参观、跟拍、微视频等丰富多样的形式展开社会实践,记录校友的求学经历、师大故事、创业历程、人生感悟等,充分发挥校友这一推动学校建设发展的重要力量,通过寻访优秀校友,树立校友榜样,激励师大学子立志成才。同时,也可以记录实践地乡村教师中的典型代表,向榜样学习。

  预期成果:校友或优秀教师访谈记录、图文志和对北师大120周年校庆的祝福视频等。

  

  4.“十四五·我见证”国情调研行动

  实践内容:本行动鼓励我校学生认真学习研读《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结合专业所学和兴趣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个领域任选其一,面向“十四五”时期,就政策举措、发展现状和发现问题开展调研。

  预期成果:实践队手记、调研报告、学术论文。

  

  5.“弘扬北京冬奥精神”北京冬奥会遗产转化调研行动

  实践内容:北京冬奥会圆满落下帷幕,中国不仅为世界奉献了一场“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也向世界交付了一份包含办赛经验、场馆利用、大众参与、区域协同、志愿服务在内的丰厚奥运遗产。北京冬奥组委发布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案例报告集(2022)》(简称《案例报告集》),《案例报告集》收录了体育、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城市和区域发展7个方面的44个典型遗产案例。事实证明,在近七年的筹办历程中,北京冬奥组委始终秉持“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团结各方力量,在各个方面都创造形成了丰厚的冬奥遗产,使广大人民群众长期受益,带动城市和区域发展进步。

  拟申报实践队应前往冬奥会、冬残奥会举办的北京赛区、延庆赛区、张家口赛区进行调研,依托学校“我和我的冬奥故事”青春宣讲团资源,积极弘扬北京冬奥精神,了解北京冬奥会遗产转化和运用情况。

  预期成果:实践队手记、调研报告、学术论文等。

  

  6.“职业启航”就业现状调研行动

  实践内容:依托启航计划校友所在地单位、选调生校友单位以及其他同我校深度合作的单位,通过暑期社会实践,深化校友与母校之间的桥梁与纽带,加强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联系;唤醒在校生职业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择业观、就业观;深入用人单位,调研社会需求、人才培养建议,细化完善就业育人体系。

  预期成果:调研报告、图片视频等。

  

  7.“资助育人”学生资助现状调研行动

  实践内容:聚焦教育资助,开展国家资助政策宣讲、走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实践地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调研各学段国家资助资金资助效率、工作规范性、受助学生满意度等资助政策落实情况,以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学业提升、心理疏导、能力拓展、就业发展等各方面的现实需求。

  预期成果:访谈记录、调研报告、图文日志、微视频等。

  

  四、时间安排

  (一)项目申报 5月29日—6月20日

  学校下发社会实践通知,各学部、院系,各校级学生会组织、学生团体广泛动员,引领广大学生积极申报。在专题实践项目中,每名同学限报名2个项目,建议优先申报实践地在自己家乡所在省份的实践项目,专题实践项目仅限北京校区学生申报。在主题实践行动中,鼓励同学跨专业、跨年级组队。每名学生仅能担任1支社会实践团队的队长。

  申报专题实践项目的同学按照项目具体通知内容进行申报,无需登陆学生活动管理系统,成功加入某实践项目后将提交安全责任书、家长/监护人知情同意书等相关附件。申报主题实践行动的实践队负责人通过学生活动管理系统(http://xghd.bnu.edu.cn/,与信息门户账号密码一致)暑期社会实践模块按照通知和《填报指南》要求填写项目申报书,提交安全责任书、家长/监护人知情同意书等相关附件。

  (二)项目初审 6月20日—6月24日

  各学部、院系在院系审核阶段在社会实践系统针对申报主题实践行动的实践队,根据材料的完备性、实践活动的安全性、实践选题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等方面对各申报项目进行审核,并在系统中提交初审结果。学校对实践队材料进行复审后筹备立项线上答辩。

  (三)立项答辩 6月25日—6月26日

  学校按照实践主题组织立项答辩。届时,各主题实践行动实践队负责人必须参加线上答辩会,具体答辩安排将另行通知。答辩完成后,校团委、党委学生工作部公示并确定立项团队名单。

  各专题实践项目在6月下旬前完成成员招募选拔,确定参与人员名单。

  (四)行前培训 6月下旬至7月初

  全体实践队成员参与学校组织的系列社会实践行前培训,做好暑期社会实践的各项准备工作。

  (五)出征仪式 7月上旬

  全体实践队负责同学和队员代表,参加由学校统一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出征仪式。

  (六)项目实施 7月9日—8月27日

  全体实践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期间每天向安全联络员报备队伍安全情况,每天通过学校微信企业号上报每日健康情况和定位情况。

  (七)结项总结 9月期间

  全体实践队按要求提交总结材料和相关票据,参加结项答辩,汇报实践调研成果,各学部院系组织分享交流会,学校进行总结表彰并支持成果转化。

  

  五、实践要求

  (一)坚决落实安全要求,坚守安全底线

  1.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出于对学生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考虑,今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各实践队必须配备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应为我校正式在编在岗人员。有意申请开展线下实践的实践队,还必须配备带队教师,且带队教师同为我校在编在岗人员。在本次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工作中,各专题实践项目均已配齐带队教师,各主题实践行动需自行联系带队教师。

  2.各学部、院系应切实做好安全教育和危机预案工作,各学部院系对本单位参与社会实践学生负主体责任,同时需指定一名熟悉了解社会实践工作的辅导员担任本单位所属实践队的安全联络员,压实安全责任制。

  3.鼓励申报同学们以线上形式开展本次社会实践。线下开展实践的实践队不能前往含有按国家新冠肺炎疫情分区标准为中、高风险地区,以及含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包括但不限于街道、社区、楼宇等)的地级市开展实践。整体暑期社会实践工作将视国内疫情形势开展,若疫情有反弹风险,经学校研究,将立即终止在开展过程中或尚未开展的实践活动。计划线下开展实践的实践队都应做好受疫情影响线上开展实践的预案,确需线下开展的实践项目可申请延期开展。

  4.各实践队须保证全体成员已完成全程新冠疫苗接种,否则实践项目只能线上开展。各实践队需在2周(14天)内完成实践(含抵离)。

  5.各实践队务必上传全体实践队员的家长/监护人知情同意书,否则实践项目只能线上开展。

  (二)合理组建团队,提升实践调研实效

  1.本次暑期社会实践,实践队人数限定在3-12人。团队成员间应有专业上的互补性,发挥不同专业优势,明确调研领域、研究方法和支教方案。团队成员科学分工,明确职责,成员分别承担团队管理、项目统筹、外联沟通、调研/支教推进、资料素材整理、疫情防控安全保障等任务。

  2.实践调研之前应充分与指导教师联系,寻求业务指导,完善调研方案与支教教案。实践调研过程中应与指导老师保持常态化沟通,及时解决调研中遇到的学术问题与支教中遇到的教学问题,提升社会实践实效。实践调研结束后及时整理成果,形成规范实践调研成果。

  (三)遴选重点团队,重视成果转化

  1.学校统一组织立项答辩,具备以下特质的团队在评审中优先考虑:(1)有基于实践地天气、地理、人文等条件完备的安全方案和安全情况反馈机制,具有完善的团队纪律要求和应急预案;(2)目标明确,切合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活动主题和服务地需求;(3)实施方案完善,预期成果显著;(4)围绕同一主题持续、深入开展的实践项目。

  2.开学后,学校将对各实践队的项目实施和成果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考评,根据相应政策发放经费,同时推荐优秀实践项目申报上级单位各项荣誉。学校支持经费主要用于报销实践调研团队成员的基本支出,所有实践队应保留好实践相关全部支出票据。鼓励实践团队在提交规定项目材料的同时,创造性地进行成果总结和转化,提升社会实践的实效性。

  (四)强化调研培训,压实过程督导

  1.调研培训:学校就疫情防控安全教育、调研方法、暑期社会实践纪律要求等模块开展行前线上培训。鼓励相关学部院系面向实践队开展对应实践调研主题培训,提升实践调研工作的专业性、科学性和实用性。

  2.过程督导:学校联合各学部、院系组建工作组,在实践调研活动过程中对项目进行评估指导。

  (五)全媒体宣传,展示青春风采

  各实践队应主动运用全媒体宣传方式,扩大社会实践活动的影响力和辐射面。各实践队队长在实践过程中,根据开展情况,按时按要求向学校报送微感悟、图文故事、团队动态、实践风采宣传素材。实践结束后各实践队应加强调研成果总结、宣传和推广。

  

  联 系 人:金绍农、欧阳漫 010-58807909、010-58800860

  咨询邮箱:bnushsj2022@163.com

  校园封闭管理期间建议通过邮件形式咨询暑期社会实践相关问题。

  

  校团委 党委学生工作部

  2022年5月29日